18682142003
从1953年开始,我国学习苏联建设经验采用叠层沥青油钻与沥青胶组成的防水层,由于当时建筑结构简单,加之沥青有着很好的防水性和粘结性,通过“热”法施工,实现了坡屋顶向平屋顶的转变及以材料防水为主的全封闭设防理念,这便是代产品防水材料。
但是沥青本身材质简单,制作过程会有有害物质产生;稳定性差,高温易融,低温易脆,还有耐老化性差,使用年限短,拉伸强度等问题。并且当时工人施工水平较低,经常会出现表面厚度不均匀的现象。
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引进发达不少新型防水材料(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其中就包括第二代防水材料——防水卷材,相比于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方便、工期短、不受气温影响、成形后不用养护、环境污染小;层厚容易依照设计要求掌握,用材计算准确、层厚均匀。
但是对于外形复杂的基层要多块拼接,搭接粘结难度较大,密封成为主要难题。并且防水卷材在施工后同样不具备拉伸强度和延伸率,任何位置的贯穿性破损或脱胶等情况,都会使整个与其相连的防水层功能丧失。
那与防水卷材同时引进的防水涂料为何没能成为当时主流的第二代防水材料呢?后来又是什么原因使它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呢?关注我,下期为你解答!